都来读

第033章 产品标准化 (第2/2页)

都来读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篡改大明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而且这种标准的制定,可以使每个工匠jing细分工,单人只负责车体上一个部件,而不用再耗费很长的时间去熟悉一个个部件的制作,这样工匠的熟练程度提高之后,必然会大大提高产量,也为以后马车的量产提供了可能。

产品标准化与分工jing细化是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发展的一大趋势,顺着这一趋势发展下去,迟早会有生产线问世!作为一个穿越者,沈重清楚地知道这种发展趋势,但现在这些小作坊甚至还不能被称为传统工业,只能被叫做手工业,自然不可能知道这样jing细分工的好处,所以掌墨师傅有些抵制也是很正常的。

既然这个时代还没有走到这一步,那就让自己这个过来人,提前打开一扇小窗,透过一点清新的空气给这个时代吧!

这种生产方式能够更合理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,虽然现在还不能达到后世一个螺丝都有专业生产厂家的那种jing细化程度,但早一天出现,对这个帝国就会多几分裨益。

想想后世那些跨国企业,就是凭借着这种生产方式,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,建立起来一个个呼风唤雨富可敌国的商业帝国。

一想到这些,沈重就有些心怀激荡,不知道这种生产方式的提前出现,算不算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一点属于自己的烙印?

可能过不了多长时间,蔚州的马车行业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——到时候,一些有实力的作坊会走向产品上游,专注于马车的研发和组装,并向一些小作坊定制配件,一步步发展起来,成为马车成车生产商。

而另一些一些小的作坊为了节省成本和人力开支,很有可能裁减一部分工匠,转而专注于生产马车的某一项配件,比如,车辕,车轴,车厢等马车的各个部件,成为这个产业的下游厂商。

当然,这些只是沈重心中的一幅美好蓝图,没办法跟任何人讲,也没人能听得懂这些。

和掌墨师傅商定马车标准细则之后,在门口噼里啪啦放了几挂鞭炮,又和所有工匠一块吃了顿开工饭,木轩坊就算在沈重手里重打锣鼓另开张了。

一口气又招进了一百多名学徒工,作坊中的人数激增,本来还显得有些空旷的作坊中,顿时拥挤了起来。

这些新招来的学徒工基本上没干过木匠这个行业,但当初席大生招人的时候,在沈重的嘱咐下,并不看重这些学徒工的基本技能,而是更注重这些学徒工的学习能力。

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木匠行业,所以就像一张白纸一般,可以随意挥毫,对于沈重来自于后世的那些理论也更加容易接受一些。

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沈重现在将作坊中的工人分成了两拨。

作坊西侧三间厢房里,石大力和他煽动过来的三个掌墨师傅,一人手中拿着刚刚出炉的标准细则,另一人则拿着一块已经制作好了的车底板,正对下面一群学徒,详细讲解着制作的方法工艺和尺寸要求。

古代匠人地位低下,技艺的传承都是师傅徒弟之间靠着口口相传传下来的。

这种群体培训的形式也是第一次出现,石大力虽然看上去有些木讷,但说到自己的专业领域,还是能够滔滔不绝,他起初还有些不适应,但一段时间下来之后,就有些喜欢上了这种感觉。

少东家说什么“师者,传到授业解惑也”,自己现在干的就是这个,石大力在讲台上一边用自己憨厚的嗓音侃侃而谈,一边在心里想道。

咱们这些苦哈哈的工匠,今天居然也能登上讲台,面对着一帮学徒侃侃而谈,以前啥时候有过这样的机会?

一群工匠在木轩坊突击培训了三天,就被沈重拉到了旁边的解料间,一群壮棒小伙子,人手一把鲁班锯,先从最基础的拉锯扯锯开始,吭哧吭哧在作坊里忙碌起来。

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在实践中去摸索,在实践中去成长,被沈重运用到了这里,因为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。

从接下冯吉顺的订单到现在,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天,进入腊月之后,ri子就会感觉过得飞快。虽然说磨刀不误砍柴功,但看着ri子这样一天天飞逝,沈重心里还有有些着急起来。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楚汉争鼎 暴君强夺妃 康朝小人物 猴票 媚乱长河 盛世医后,冷帝请接招 魅千金 医妃难求:王爷不是人 血染乌江 重生之大千世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