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来读

第64章 (第1/2页)

都来读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皇家媳妇日常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宏武十七年,六月。

夏,天气炎炎。

京城里,最近的朝堂有些不平静。

秦王在北地,跟塞外的胡人打了几仗,具是赢家。

此等事情上报朝廷后,自然是引来了一片喝彩声。

如此情况,在燕王府里养胎的福娘也是听了些风声。这不,某日午后,小憩醒来后,福娘和夫君朱高熙喝了下午茶时,就是谈了朝堂上的最热闹话题。

“夫君,听说二皇伯在秦川塞外大胜归来?”

福娘问道:“你知道了多少详细情况?”对于妻子的问话,朱高熙不在意。他不是那等有大事情,就闷了心里,又或者跟幕僚商量后,拒绝与妻子闭而不谈的人。毕竟,朱高熙一直相信一话,就是夫妻一体,同

心同德。

当然,会有这样的信念,那是因为他在皇宫长大。打小见识到了皇祖父与皇祖母的感情,以及他们之间的默契。

要说起来,宏武帝的开国之路上,马皇后的功劳那是顶多的。

特别是对宏武帝的影响,马皇后可谓是最重要的那一个人。

要不然,大皇孙朱高锦如今的风光,又是从哪儿来的?不就是从太子身上,从马皇后身上继承而来的帝王重视嘛。

“就像之前我们谈的那样,二皇伯与大哥之间有些合作。”朱高熙简单的回了一句后,还是小小饮了一口茶。

他是一种悠闲的态度。

当然,他知道,他父王那边的态度却是完全的不同。

燕王府内,有些暗流涌动。

朱高熙感觉到了,他想,他的妻子福娘应该也感觉到了。要不然,福娘不会追问了此事的。毕竟,若真不相关,何苦多观注?

那问了,必然是自身惜惜相关了。

“二皇伯最近声势浩大,三皇伯和父王两处,各有自己的尴尬。”朱高熙又是解释了话道。

“原来如此。”福娘表示明白了。

“那你呢?我可听说,前面大哥邀请你去东宫,你拒绝了?”福娘问道。

“嗯,拒绝了。”朱高熙说得直接。

他道:“既然躲开了,我就不想趟了混水。”

“更何况,大哥住的东宫太热闹了,我去了,不习惯。”朱高熙这话是意有所指。不过,福娘听明白了。

东宫嘛,哪有不热闹的。

大皇孙得人心,在京城的风评好,这又不是什么秘密。

“我听母妃的意思,父王似乎在秋后,也准备请归藩地。”福娘说道。

这等事情,燕王妃提了一句,福娘知道后,自然没有隐瞒的意思。这也是她拉了夫君一起喝下午茶的原由所在。

“母妃真这般讲了?”

朱高熙问道。

福娘肯定的回道:“真讲了,昨个儿晌午后,我去正院与母妃闲谈时,母妃亲口所说。并且,母妃还提到了,二弟的婚事,暂时也要推迟一二。”

朱高熙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。

“这中间有什么问题吗?”

瞧着夫君的态度,福娘哪会看不出来,这里面八成有问题。

福娘这一问,让朱高熙是转换了一下脸色,他的神情温柔了起来,他笑道:“没什么,我只是有些猜测……”

说这话时,朱高熙似乎在思量什么。

他想了片刻后,才说道:“只是这一回,父王、母妃就算回藩地,我们恐怕不能跟随着一起回去。”

“嗯。”福娘点了头,同意了夫君的看法。

“你说的有道理。”福娘肯定了夫君的意思。

“恐怕还是因为我和腹中的孩子吧。”福娘抚了小腹,说了实话道。朱高熙听后,却是摇摇头,说道:“未必。”

福娘听得夫君这般一讲后,目光注视着朱高熙,问道:“为什么这般讲?”

她的心底有了好奇。“因为,父王、母妃回燕地了,二弟、三弟必然随行。我和你,我们夫妻留下来,在京城里也算是给燕王府留了一道后手在。”朱高熙神情复杂的说道:“也许父王觉得我在

京城的作用,更大一些吧。”

“燕地那边,二弟更合适了父王的心意。”说这话时,朱高熙的心情是落寞的。

他努力过了,他争取了,后来,他觉得无所谓了。

这些年来,朱高熙发现,他跟他的父王,他跟他的母妃,都是相处的淡如水。他们之间,总有些说不上来的隔核。他想打破,却是总找不准了线头在何处?

那些亲情,真是复杂到了,剪不断,理不清。

“五郎。”

福娘势起夫君的手,想安慰什么,最终,没有说什么。

她只是握紧了他的手,她想用行动告诉了他,他们是夫妻,他们永远在一起。再是麻烦的事情,他们同行,他们同在。

“我没事。”朱高熙如此回道。

“放心吧,有你和孩子在,我这个顶天柱,那是打不垮,推不倒的。”朱高熙表示,他就是偶尔想躲懒时,想在妻子这里,享受了家的温馨。

因为,有了想守护好的小家庭,他更有勇气去面对了外面的风风雨雨。

约是有半刻钟的静默。

福娘突然握紧了夫君的手,她的神态有些紧张,又有些忐忑。

“五郎,我好像要生了……”

福娘的手,还是握紧了夫君的手,她张嘴时,说了这么一话。

朱高熙先是一愣,然后,他马上反映了过来。

“来人……”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从火影开始做打工人 铁骨 莫要怜我是娇花 历史咨询商 甜蜜的绯闻 绿茵之旌旗如歌 炮灰逆袭守则 九转不灭 重生之医娇 早安,军政娇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