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来读

第八十三章 极品婆婆 (第1/2页)

都来读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70年代极品婆婆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她领着陆德文他们扫盲,读书,盼的不就是希望他们考上大学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吗?

“小明皮得很,稍微不盯着就跟人下水洗澡去了,我天天盯他都来不及,哪儿有精神看书。”李雪梅笑着摇头,想到什么,扭身找小明影子,生怕不注意他又偷摸去河里洗澡了,那刚淹死了人,她不得不盯紧点,见小明蹲在树下,拿着树枝戳蚂蚁她才放了心,回眸看向薛花花,“婶子,我看德文兄弟他们够努力了,你也别逼太紧了。”

说话时,李雪梅拿起墙角竖着的扫帚准备扫猪圈,薛花花拉住她,细细注视着李雪梅温婉的脸颊,这两年李雪梅在小学教书,每个月有工资,家里没什么烦心事,比之前胖了点,皮肤也白了很多,往年很多人说她家里成分不好,忌讳和她打交道,现在不同了,她是人民教师,和陆明夫妻感情好,大家伙羡慕还来不及。

“小明不听话你天天带到猪场来,活到老学到老,我看德文他们把以前的知识忘得差不多了,还得麻烦你继续教他们。”有的事,她不知怎么和李雪梅说,但她清楚,李雪梅是想回城的,老爷子生前的遗憾就是拖累了雪梅,他们那样的家庭,雪梅该有更好的未来的。

李雪梅愣了下,笑得更为灿烂,“那好,别人的话小明不听,就听东东的话,让东东带着他写作业,我也能轻松点。”

“正好,东东也是个不省心的,都叫来猪场,谁不听话就收拾谁。”别看暑假学生解放了,大人却忧得不行,年年都听说有孩子出事,夏天天热,孩子们常背着大人下河洗澡,孩子多的人家还好,像小明,家里的独子,李雪梅和陆明紧张得不行。

薛花花和李雪梅拟定了学习的计划,和李雪梅两人扫了猪圈就割猪草去了,这个季节,猪草老得快,她们要走很远的地割猪草,尤其她们生产队的猪是整个丰谷乡公社最多的,猪草需求量更多,外人可能只看到猪肥,不知割猪草的辛苦,有时割不到猪草,她们午饭都不回去吃,摘点野果子啥的吃了接着割猪草,把背篓和箩筐装满为止。

薛花花挑着箩筐,背上还背着背篓,太阳渐渐晒了,两人尽量往阴凉的地儿走,这些年四处割猪草,各个生产队的人薛花花基本都眼熟,有时打声招唿,有时闲聊几句,而聊得最多的无非就是陆明文和陆红英处对象的事儿了,逢薛花花就问她儿子女儿多大了,处对象没,要不要帮忙介绍,热心得薛花花都不好意思,这不,刚到生产二队,就有两个中年妇女围上来了,问薛花花想找个怎样的儿媳女婿,玉米地的草差不多快高至脚踝了,两个中年妇女就是来除草的,割到猪草就装进薛花花背篓,杂草就扔到外边小路,有两人帮忙,猪草装得很快,其中戴着新草帽的妇女同志劝薛花花,“你家老二的事儿我们也听过,离了婚,他总不能永远不找媳妇了吧,我们家老大跟他年纪差不多,都是3个娃的爸了,他也得抓紧了……”

另外个附和,“对啊,不管男人女人,年纪越大越不好找了,咱生产队的汪有财你知道吧,在石场打石头的那个,他儿子今年都四十了还找不着媳妇呢,为啥啊,还不就是年轻时挑呗,给他介绍好几个对象,要么嫌人个子矮,要么嫌人脸上有土蚕,好不容易介绍个好看的给他,他嫌人家灶房的门太窄了,以前是他挑别人,现在就是别人挑他了,汪有财到现在都还烦呢……”

薛花花割猪草速度快,手起刀落,利落得很,听到这,她直起腰,把手里的猪草反手扔进背篓,认真说,“这事我问过他们了,都说不着急,他们自己的人生自己选,我不能逼迫他们干啥,你们说得对,回去我跟他们说说,他们要是想找对象了,到时候可得麻烦你们这些婶子些帮忙……”次数多了,薛花花已经能从容应对了,最开始她会说他们还小,不定性啥的,后来发现人家不信,索性改了说法。

这个回答,两人听得眉开眼笑,“花花啊,说啥麻烦不麻烦的,他们有出息咱才愿意介绍对象给他们,换作那些个不争气的,求上门我们都不搭理的。”陆明文和陆红英是生产队的抢手货,就薛花花家的条件,谁不想跟他们攀亲带故啊。

“成,到时候你们别嫌烦就是了。”薛花花假装威胁的口气说了句,接着把转移了话题,各个生产队天天有新鲜事发生,各家各户不通电,没电视,平时没啥娱乐活动,也就靠家长里短打发时间。

“花花啊,马水根你还记得不?早些年有人想撮合你俩来着,你知道他家的事不?”

很久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了,勐地薛花花没想起来,那人以为薛花花忘了,又说,“马水根跟你没成,又找了个外乡的,那婆娘看着斯斯文文的,却是个皮笑肉不笑的,带着2个孩子嫁过来,马水根把他们当亲儿子,花钱给他们盖房子,娶媳妇,结果你猜怎么着?”

薛花花摇头。

说话的妇女同志故作惊讶地睁大眼,用夸张的语气说,“偷了马水根的钱偷偷去外乡投奔亲爹去了,原来啊,人家亲爹压根没死,早些年跟着军队当兵去了,生产队的人看他没消息,都说他死了,其实根本不是。”

很久没听过这样的事儿了,李雪梅也忍不住凑过来,“那对方不是骗婚吗?”明明自己丈夫没死,又嫁了人,被公社干部知道是要抓去批。斗的。

乍眼看李雪梅面生,表情僵在了脸上,薛花花介绍,“这是陆明媳妇,公社小学教书的那个,那马水根媳妇也回去了?”

“她怎么可能不回去,就是她怂恿两个儿子偷马水根的钱的,那娘三都是狠人,半夜卷起铺盖就走了,新娶的媳妇都没通知。”老实说,这年代媳妇跟人跑了是很常见的事儿,但马水根婆娘做得太过分了,她大儿媳肚里还怀着娃,就这最近好像要生了呢,“听说那当兵的带了很多钱回来,家里的房子不是垮了吗,回来的第二天公社干部就找人帮他修房子了,说是上边通知的,他在军队好像是个什么官吧。”

马水根是生产队的劳强户,条件好,否则不可能那么大年纪还有人给他说媳妇,谁知遇到这种事。

“马水根很早就和家里亲戚闹翻了,出了这种事,连个出头的人都没有,还有他两个儿媳,不知咋办呢,后公公和新儿媳,关系不好处呢。”马家的事大家都在说了,可能想到马水根差点和薛花花好了,她们才把这件事说出来。

薛花花不太记得马水根的长相了,只记得那次下雨,马水根送布票来,说是送给东东的,转眼东东都读小学了……

“马水根没去公社找干部?”那家子做的事,公社干部会管吧,薛花花好奇。

戴草帽的妇女同志掀了掀眼皮,回以一个你以为的眼神,“公社干部可不想管这个呢,人家是从军队回来的,上头有人,况且也不是咱丰谷乡公社的人,公社干部管也管不着啊,还是他们队长同情马水根,放假让他们去外乡找人,无论怎样,那娘三在这生活了几年,总该有个交代。”

“他去了吗?”想到那个瘦削的身形,薛花花觉得他不会去,果不其然,对方摇头,“马水根说强扭的瓜不甜,不肯去,天天在地里干活呢。”

薛花花叹了口气,不知道说些什么,弯腰继续割猪草去了,聊完马水根的事,两人又聊其他,家家有本难念的经,生产队就没啥秘密,薛花花多是听着,不怎么搭话,割完这个地里的猪草,她和李雪梅又去其他地儿,走了两步,就听李雪梅感慨,“这年头,真是人善被人欺,马水根我听陆明说过,有次小明和村里的几个娃撬折耳根撬到那边,其他人骂他们把田埂撬断了,恐吓小明不让他们回家,还是马水根送他们回村的,想不到他会遇到这种事,婶子,你还记得咱村里的英子不?”

“咋不记得,村里现在还有人说卢红波呢,自己有儿子女儿不好好养,掏心掏肺给别人养,看看刘华仙记他的情不。”每个村里总有那么两个极品,她们村就属卢红波家里最热闹了,自刘华仙嫁进村,卢家就没清静过,以前是卢红波不爽就拿英子妈出气,如今报应来了,他敢不干活,刘华仙就不给他饭吃,不仅不给他饭吃,他老娘也没得吃,时间久了,他老娘记得英子妈的好了,可那又怎样,人在的时候你天天骂,现在可没人给你骂了。

说起这些,李雪梅又是番感慨,想到刘云芳,她也头疼得很,刘云芳和几个嫂嫂闹掰后,隔三差五的来陆明跟前哭,要不是她态度坚决,陆明恐怕早抵不住她的眼泪攻势了,好在刘云芳懂得收敛,不敢在她面前大吵大闹的,“有刘华仙做对比,我觉得我婆婆算好的了,她知道我不好说话,再不满意也不敢背后搞小动作。”

要不是有小明,很多事她不会斤斤计较,她忍忍就过去了,但孩子不同,不引导孩子往好的方向走,自己废了不说,以后很容易误入歧途,刘云芳可能觉得没什么,她不能接受,她的孩子,即使不能成为优秀的人,坚决不能拖后腿。

“你妈比刘华仙明事理多了,不说别的,你看哪回她拿糖出来没给东东的?”小明还小的时候,刘云芳啥都护着他,恨不得把其他人牙缝里的东西也挖出来给小明吃,自从李雪梅把小明带去学校不给她带后,刘云芳就大方了很多,当然,她给东东糖吃肯定会含沙射影骂两句,东东什么性格,人小鬼大,心情好就做个鬼脸煳弄,心情不好接过手就扔了,刘云芳是巴不得东东不吃她东西的,奈何小明在旁边,东东往地方扔他也跟着扔,刘云芳没法子,骂也只敢小声骂了。

“她还不是怕小明跟他怄气?”李雪梅无奈地说。说来也怪了,刘云芳的厉害是出了名的,偏偏拿小明没辙,而小明呢,小时候任性不懂事爱护食,上学后就变了,尤其听东东的话,便是大些的西西,小明都不咋听他的。

“你婆婆心不坏,就有时说话不中听,我看她这几年也看明白了,你们几妯娌啊,还是你最孝顺。”薛花花不是故意说李雪梅好话,刘云芳和其他几个儿媳早几年闹得太僵了,加上刘云芳偏心小明,她们心头更不满,除了李雪梅,刘云芳说话估计都没人听的。

“她毕竟是陆明亲妈,陆明对我好,我总不能以怨报德。”人与人的关系都是相互的,陆明心地善良,凡事迁就她,她对刘云芳好没什么,只有不牵扯到孩子教育,她都不是问题,这方面,薛花花肯定比她看得明白,要不然,不会毅然决然的要扫盲,要陆德文他们读书,甚至,她不禁好奇,陆明文和陆红英迟迟不处对象,会不会是薛花花另有打算。

她和薛花花没什么不能说的,心里有疑问,她便问了,估计没料到她会问这个问题,薛花花愣了会儿,搁下箩筐,抬脚走进地里,“我哪儿有啥打算,只是觉得结婚太早不好,我啊,希望他们有自己的选择,而不是浑浑噩噩觉得身边人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。这世上,没有该不该做的事,只要不犯法,在道德约束内,想干什么就干什么……”说到这,薛花花决定和李雪梅透个底,“老实和你说吧,我觉得形势不会一直这么下去,国家在发展,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,可你看每年回城读书的工农兵大学生才多少?我们的国家地域辽阔,那点人才怎么够?”

李雪梅露出错愕的表情,同样的话,老爷子在的时候也说过,所以老爷子劝她别丢了书本,别困在眼前舒适的生活里,否则日子久了,自己的眼光会越来越狭隘,人,只有站得越高才能看得更远,不能被短暂的黑暗蒙了眼,要坚信黎明终究会到来。

那时她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伤中,并没细想老爷子说的黎明是什么意思,这时听薛花花说起,她如醍醐灌顶,想想又难以置信,“婶子,你是不是知道什么?”她下意识的以为罗梦莹信里说了什么。

薛花花轻描淡写地说道,“我能知道啥啊,就是看了几本国内情势的书籍有点感慨罢了,那几本书还是你给我们的,你不记得了?”最迟3个月,高考的消息就会传遍大江南北了。

“有印象。”李雪梅也翻过,她没认真分析过而已,“婶子目光长远,我相信婶子的判断。”

两人相视而笑,没有再聊这件事,不过回到猪场后,明显感觉李雪梅对书本上的知识更认真了,薛花花做了个学习计划,要求陆德文和陆明文他们必须跟着学习,有次掰玉米回来,兄弟两累狠了,坐在凳子上就睡着了,薛花花叫醒他们,陆德文惺忪地问薛花花,“妈,为啥我们还得天天学习啊。”

薛花花抱着猪草准备喂猪,没有发火,和陆德文开玩笑说,“都知道咱猪场的猪长得好是因为偷听你们学知识的缘故,你们不学习,猪肯定长不好啊。”薛花花把猪草撒进猪圈,语重心长的语调继续说,“老大,你得努力,身体上的疲劳是能战胜的,想想你刚开始挑粪,走两步肩膀就破了皮,你坚持几天不就没啥事了?现在再让你挑粪,你是不是觉得很轻松?”

这话是事实,挑粪在陆德文看来真不算累活了。

他强撑着睁开眼,摇醒昏昏欲睡的陆明文,催促他赶紧学,随即想到什么事不对劲,转身去看薛花花,她弯腰又捧了把猪草撒进猪圈,个子不高,仍旧看上去精神得好,他抵了抵陆明文胳膊,“老二,咱妈好像不对劲啊。”

眯了会儿,陆明文脑子还没清醒过来,擦了下嘴角的口水,问陆德文,“咱妈哪儿不对劲?”

“她竟然没骂我。”

陆明文无语,“不骂你不是挺好的吗?”

好什么好,他妈不骂人太不正常了,他记得以前他问薛花花能不能怎么样时,薛花花的标准回答就是,“老大,我能不能饿死你啊,老大,我能不能打死你啊……”今天他问出不想学习的话,薛花花竟然没生气,奇怪,太奇怪了,他又转身看薛花花,她穿了件打满补丁的衣服,是赵彩芝穿过的,这两年家里条件好了,有时会买新衣服,但每次薛花花都是给他们买,自己则穿赵彩芝和陆红英不要的,就说薛花花身上这件,比起衣服料子,更多是补丁凑成的,陆红英让她不穿了,料子裁下来做鞋垫,薛花花说什么都不肯,干活拿出来穿。

撒了猪草,薛花花墩身捡地上漏的猪草,太阳的光辉恰好将她半边脸颊笼罩,鬓角的白头发在光下闪闪发亮,突然,陆德文好像明白了……

他妈,老了啊,老得没力气骂他们了。

旁边的陆明文不知道他的想法啊,要知道陆德文是这么看不起薛花花的,非嘲笑他不可,像他妈那样能干聪明厉害的人,就是走不动了也是唿云唤雨响当当的人物,这时的陆明文眼睛还闭着,嘴里开始背公式了,陆德文定了定神,跟着他背诵起来。

兄弟两声音响亮,薛花花看猪场没啥事,让赵彩芝先盯着,自己去了陆建国家里。

隔天,陆明文也意识到陆德文说的不对劲是什么了,他和陆德文是生产队的一级劳动力,掰玉米挑玉米都是他们的活,而今天,陆建国分配了新的活给他们,让他们在保管室晒玉米,要知道,晒玉米算是最轻松的活了,只需要拿竹耙隔段时间翻翻就行,干这个活的多是要生孩子的妇女,陆明文不敢相信,他有手有脚的会被分来干这个,他不服气,找陆建国反应。

“是你妈的意思,你们又要干活又要学习,她怕你们吃不消……”

“咋就吃不消了,以前我们不也这么过来的吗?”以前比现在惨多了,现在起码回到家能吃饱饭,以前干活学习连饱饭都没得吃的。

“明显不一样啊,今年的玉米比去年好很多,别以为晒玉米就轻松,最近天气变幻莫测,前一秒还晒得要死,下一秒暴雨就来了,你俩动作麻利,抢收可要快啊,咱全年的收成都握在你们手里呢。”

确实,夏天的雨说来就来,稍微动作慢了粮食就遭殃了,前年开始就陆建国自己在保管室守着了,今年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们,陆明文顿时觉得肩头的担子重了起来,见他听进去了,陆建国拍拍他的肩,“好好干啊。”

陆明文笑嘿嘿站直,“好呢。”

有了时间,陆明文和陆德文看书的时间更多,期间有过几场暴雨,因两人手脚麻利,没有啥损失,而且陆德文记得薛花花的话,读书时嗓门往死里扯,以最大的声音读,吓得旁边打盹的孕妇差点从凳子上摔下去,睁开眼气势汹汹地瞪着陆德文,陆德文急忙指了指手里的书,“我是念给猪场的猪听的,我妈说了,猪听了知识才长得好。”

这个说法是生产队所有人认可的,随着仁安村生产队名声越来越响,年底,仁安村生产队养的猪也成为各个地方哄抢的对象,人们觉得生产队出去的猪之所以肥硕肉美,就是偷学了知识的缘故,有文化的猪和没文化的猪体型味道不同是肯定的,所以哪怕越来越多的人扫盲成功了,就剩下几个老油条,陆建国仍坚持他们去猪场学习,扫盲过不过对他没啥影响,猪学到知识才是关键。

吓得孩子差点生出来的孕妇稳了稳心神,不仅不生气,还拍手给他们鼓掌,“没关系,德文兄弟啊,你们读你们的,要多大声就多大声,要是嫌我打盹影响了你们,那我往后不打盹了啊。”要知道,在场晒玉米的都是孕妇,不仅猪能偷学他们的知识,肚里的娃也能偷学不少呢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将军府的小娇妻 仙为我道 超级女富豪:娱乐圈顶流为我疯狂 悍女当家:我靠种地成了一方大佬 牛有得AI脑洞微小说 重生校园:透视系统让我一夜暴富 驸马是女扮男装,公主她还宠不停 掉进虫巢成为虫母 鬼妃在上,王爷轻轻宠 我在八零拆快递拆到想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