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来读

第四十二章 极品婆婆 (第1/2页)

都来读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70年代极品婆婆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以县里领导的话来说,如果他再年轻几岁做公社干部机会是大大的有,没准还能往县里升。为什么啊?因为他说话稳重老成端庄呗,比起其他先进生产队队长滔滔不绝的吹嘘声,他成熟内敛低调谦虚,太有做领导的风范了。

之所以没做上领导,全是年纪卡着的缘故。

兀自遗憾了会儿,只听薛花花不疾不徐的说道,“法子管不管用我不清楚,你们可以试试。”

薛花花想的办法很简单,生产队采取巡逻的办法,像古代士兵巡视军营似的来来回回在村里转悠,小偷们听到脚步声自然而然就放弃了。

况且庄稼地的活忙完了,没什么紧要事,组织几拨人交换着巡逻,即使有事,也有时间忙自己的,不会耽误个人太多时间。

队长们听得双眼冒光,聪明人就是不一样,这个方法他们咋就想不到呢,当下也不磨蹭了,得赶紧回生产队召集大家伙开会说说这事,真要能抓住小偷,哪怕给巡逻的人算工分也成。

薛花花叫住他们,“记得别大声嚷嚷,不然小偷知道后会想法子避开巡逻队伍的。”

队长们重重点头,风风火火跑回村子商量巡逻的事宜了。

天气寒冷,除了少数的生产队还在组织社员挑粪灌肥外,更多的人都清闲下来,或砍柴,或挽柴咯,或搓绳子,都是些琐碎事,比起抓小偷不值一提,队长们回到生产队后就挨家挨户的通知组建巡逻队伍的事宜,采纳薛花花的建议,共组建了8拨人,5人一拨,三小时交换,晚上的同志辛苦些,让他们咬咬牙,隔两天就跟白天的人交换。

抓小偷有利于生产队的安静和谐,社员们义不容辞,收到巡逻通知后马上投入了巡逻当中。

也不是漫无目的闲逛,而是从村子东边到西边,西边到东边,为了不惊动小偷,他们几乎不咋说话,个个竖着耳朵,认真听周围的动静,觉得哪儿动静不对劲,立马跑过去查探究竟,务必不让小偷得逞……

就在当天晚上,有两个生产队抓到了撬门的小偷,甭管三七二十一,扑上前把人揍顿狠的再说,完了学陆建国的做法绑在树上,天亮送到公社。

社员们完全没料到头天就能抓到小偷,回想抓小偷的激动时刻,社员们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兴奋,追小偷跑的过程太刺激了,别说逛三小时,逛整天都没问题。

消息传得快,仁安村生产队自然而然也知道老朋友们逮到了小偷,为了加以鼓励,不惧寒冷的清晨,很是配合的过去凑人气,可是看清被扒得干干净净的小偷后,他们就控制不住的狂打冷摆子,他**的,也太狠了吧,大冷的冬天,把小偷衣服裤子都扒了,剩条内裤在腿上挂着,挨了打就不说了,光熘熘的吹了一夜冷风,即使不死也会去掉半条命吧?

社员们解开绳子时,小偷瑟瑟发抖的往地上躺,嘴唇冻得都青了,别说走路了,站起来的劲儿都没有。

生产队队长无法,只得叫人拿根扁担来,把手脚绑在扁担上,前后两个人抬着去公社。

那画面,几乎老老少少都见过,每年向公社交猪,队长就是吩咐社员们这么抬猪的,半路走累了把猪搁地上也不怕它跑了……

抓小偷就像做生意,开了张后就有接二连三的生意来,近段时间,到处都是哪个生产队哪个生产队抓到小偷的声音,随着抓小偷行动如火如荼的展开,薛花花更声名远播,各生产队的人都知道能抓住小偷全靠薛花花的意见,至于什么意见,防止让小偷知道,社员们三缄其口。

不断的有小偷落网,社员们比秋收还兴奋,描述起抓小偷的情形,个个神采飞扬,意气风发,听到他们侃侃而谈以为在听故事,比当年打鬼子还精彩,只恨不会写字,否则非出本自传不可,连标题都想好了:抓小偷的刺激时刻。

大人们说不过瘾,还给孩子们讲,以致于公社小学的课后时间孩子们都坐教室里吹牛,对有集体荣誉感的他们来说,说话都是维护自己生产队的。

“昨天清晨我们队又抓到两个小偷,今年我们生产队都抓到四个了,我爸说再这样下去,小偷都不敢来我们生产队了。”

“四个算什么,我们生产队都抓到五个了,估计是一家人,我爷爷说他们学聪明了,一拨在东边闹动静,一拨在西边偷,声东击西分散大家注意,我爷爷年轻时打过地道战的,没上他们的当,抓住西边的小偷后,飞快的跑向东边,把两拨小偷都抓住了,小偷们给我爷爷磕头求饶呢……”

“那你爷爷和我爷爷一样厉害,我爷爷晚上撒尿就能抓到小偷,他说感觉屋后有人,拿着扁担就跑屋后看,吓得小偷*股尿流。”

“就冲我们生产队的势头,小偷不来就算了,如果来,绝对会被逮到。”

“我们生产队抓小偷才是厉害的呢,听说派出所的公安都表扬我们生产队做得好,为人民除害呢!”

学校风气尚且如此,生产队咋样可想而知,落他们嘴里,人人都是抓小偷的英雄,人人都抓住过小偷。以致于最初只是男同志参与抓小偷的队伍慢慢有女同志加入进去,甚至还有人背着娃儿的,就冲着他们拼的架势,小偷来了哪儿还有地儿跑?

社员们集体出动,公社干部们也没闲着,可以说忙得不可开交。

不知今年是不是小偷们运气不好,亦或者天冷跑不动,一拨两拨的栽跟头。最初对于抓着小偷他们还能表扬几句,次数多了后,他们心里都麻木了,原因无他,丰谷乡下边好几个生产队,隔三差五的抬着小偷来报告,问他们怎么办?

除了交给县里派出所的公安还能怎么办?去县城要开介绍信,以前为了省事,生产队有什么诉求都是公社干部帮忙跑腿,包括仁安村生产队抓到小偷后就是他们带去县城移交给公安的,可三天两头的有小偷被抓,公社干部们跑得腿都快断了,尤其那些小偷个个被扒了衣服裤子,太难看了,他们索性盖上公章,让队长领着去派出所,小偷这种事,他们不管了。

但仍然不得清闲,隔壁公社干部们听到风声,纷纷跑来讨办法,每来拨人他们就要讲解遍,有时候直接是开会的人数,讲一天下来,嗓子都快哑了。

社员们知道干部们忙,所以才让他们自己去县城,对他们来说,能去县城是好事乐事,没钱不要紧,去县城见识见识也好,总听说城里多好多好,他们还没看过呢。

于是,为了进城的名额,团结一心的社员们闹翻了,谁都想去,谁都不肯让步,队长们烦不胜烦,只得出个规定,谁抓的小偷谁就去县城。

不准争不准抢,想要进城就攒劲抓小偷。

进城的人是满面春风,容光焕发,生产队又发出其他吹牛的事儿,“县城你们没去过吧,他们都不走路的,去哪儿都蹬自行车,前后两个轮子,坐在中间,双脚踩圈圈,县城还有饭店,有百货大楼,我在外边瞅了眼,可气派了……哎,县城好是好,可多去两次后也就那样吧,你们攒劲啊,争取去县城开开眼界。”

城里的情况都是社员们从知青们嘴里听来的,亦或者小时候听长辈们说的,哪儿有自己亲眼见的场面震撼?

“要我说啊,去县城的机会恐怕越来越小了,前两天我听派出所的公安跟队长说话,“你们丰谷乡公社抓的小偷差不多有几十人了吧,他们同伙收到消息估计都绕道而行了。”小偷们多是同村的,其他同伙要是绕道不来,他们哪儿抓小偷去?”

“我还听派出所的公安说啊,咱丰谷乡公社冬天抓的坏人比县城三年里抓的坏人都多。”

刚开始去派出所移交小偷,公安们会认真核查介绍信,队长的姓名住址,多去几次后,公安们都眼熟他们了,眼熟到走在路上都能打招唿的那种程度,可想而知他们抓了多少小偷,连县里领导都惊动了呢,特意来派出所询问他们详细的经过,说是要出个文件发表下去,让更多遭小偷祸害的生产队学习方法,守护好来之不易的粮食。

“哎,你们说是不是县里领导到处宣扬咱丰谷乡公社抓小偷的事,以致于小偷怕了咱都不来了啊?”

以前是恨不得小偷离得远远的,小偷真不来了,他们又不乐意了,巴不得他们天天来,可是数数,已经连续八天没听到小偷的脚步声了,小偷不会真的害怕从此以后不来了吧?别啊,他们还想多抓几个好过年呢。

然而,生产队再没小偷进出过,为此他们专门做了次试验,故意放两根板凳在院坝外给小偷偷,可是翌日板凳上安然无恙的搁在那儿,除了表面结了薄薄的冰霜,没有任何被挪动过的迹象。

这个结果,既让他们高兴又让他们沮丧,当真是五味杂陈。

和他们差不多心情的还有其他几个生产队的,难得找到件喜欢的事情做,还没疲倦呢,小偷们主动不来了,太没意思了。

说起小偷销声匿迹的情况,人们大多是扼腕痛惜的表情。

这个冬天,各个生产队都在抓小偷的方面取得很大成功,可是再成功总有垫底的两个:孙家村生产队和仁安村生产队。

仁安村生产队就不说了,他们是抓小偷的鼻祖,再厉害都越不过他们去,而孙家村生产队的表现就有点差劲了,四十多天连小偷的影子都没找见,更别说抓了,坐在公社会议室,其他队长无不对孙昌林投以鄙视的目光。

“孙队长,你们生产队咋回事啊,三十户人家吧,怎么连小偷都抓不住?要不是县城领导来过咱丰谷乡公社,估计会以为孙家村生产队是其他公社的呢!”哪个生产队不是成绩卓越,出类拔萃,就孙家村生产队拖后腿……

孙队长脸黑得快挤出墨来了,要不是公社干部要求必须参加,他都想请假不来了,实在是没脸见人,各个生产队的小偷几乎被抓绝了,就他们生产队小偷猖狂得不得了,往年是趁着没人的时候偷,今年疯狂得直接动手抢了。

近日以来,队上有三户人家的粮食遭抢劫一空,他身为队长,里子面子都没了。

其他队长不知道孙家村的事儿,各村抓各村的小偷,社员们彼此遇见了也打听抓了多少小偷而不多问其他,故而并不清楚孙家村生产队有人家遭抢劫的事儿。

“你们生产队巡逻的人是不是三心二意干其他事儿去了?真要那样,那你们岂不是沾我们的光?我们把小偷吓跑,他们不敢来咱丰谷乡公社兴风作浪,你们算捡着便宜了。”队长们说话还算有自知之明,没吹牛说把小偷抓完了,都是去县城跟派出所公安打过交道的人,明白小偷是抓不完的。

闻言,孙队长脸更黑了,抬头默默扫了众人眼,跟哑巴吃了黄连似的有苦说不出,尤其视线不期然的停在握着搪瓷缸的陆建国身上更是难受,许久,他承受不住队长们显摆的声音,唉声叹气道,“哎,沾什么光啊,快让你们害惨了,我们生产队乱糟糟的呢。”

事情迟早会传开,孙队长索性自己说,倒苦水的似的把生产队的情况讲了,“往年小偷们再猖狂不敢在人前露脸,今年不知受了啥刺激,逮着谁家人少往哪儿凑,听说六七个小偷结伴直接动手抢,抢了粮食就跑,目前为止,我们生产队有三户人家遭抢了。”

没了粮食,社员们拖家带口的往河边走,嚷着死了算了,吓得他快疯了,想方设法安抚住他们说自己会想办法,脑袋想大了都没法子,小偷们神出鬼没的,抓到小偷尚且不敢保证能不能把粮食要回来,何况是抓不住的情况?

孙队长看向悠哉悠哉捧着搪瓷缸喝水的陆建国,张了张嘴,“陆队长啊,听说你们今年丰收……”

陆建国专心致志的转着搪瓷缸,嘴唇轻轻碰了碰缸口,快沾到水时,赶紧抽离嘴巴,搁下搪瓷缸,缓缓盖上盖子,单手插进手柄,掌心贴着杯身取暖,脸上露出满足的微笑,自从得了搪瓷缸后他养成个习惯,走哪儿都会带着,天冷了也不怕,装上缸开水,双手捧着能取暖,而且老婆子体谅他辛苦,开水都是添了糖的,累的时候喝两口,浑身疲惫一扫而空。

听到孙队长问他话,陆建国略有得瑟的抬起头来,“哪儿是听说啊,咱生产队丰收是铁板铮铮的事实。”不说其他,就说猪场里的四头猪,没了新鲜的猪草,全靠红薯和红薯藤磨成的粉维持体重,以前每天煮一锅就够,现在要煮两锅,堆积如山的红薯,看着看着少,生产队的人说起猪食,不羡慕猪吃得好啊?搁其他生产队哪儿舍得喂猪?

猪都有吃的何况是人?丰收不丰收哪儿用得着问?

孙昌林悻悻,又问,“听说梁知青走的时候给队上留了些粮食,那些粮食你们没吃吧?”

陆建国心头警钟大作,甭管吃没吃都和孙队长没关系吧,何况粮食不是给队上的,梁兰芬指名道姓的送给陆明文的,薛花花不收,让保管室代为保管而已,明年谁家粮食接不上的话可以借来吃,吃了秋收后还,薛花花说了是做救命粮食用的,听孙队长口气,好像不太友好啊!

难道打粮食的主意?

“孙队长,不是我说你,各个生产队都不分白天黑夜的跟小偷打仗,你们生产队好像没什么动静啊,三户人家遭抢的话就不是小偷,而是抢劫犯,是比小偷更嚣张残暴的人,你是队长,要想办法打击报复回去才是。”这个冬天陆建国别提多轻松了,有事没事就去猪场帮薛花花干活,天天伺候四头猪,看着四头猪肚子快掉到地上的模样他是笑得合不拢嘴,哪儿有心情串门打听别人的八卦。

抓小偷的事他都快听腻了,昨天哪个生产队的谁谁谁以什么姿势扑倒了小偷,今天哪个生产队的谁谁谁以多快的速度追到了小偷,吹得再厉害又怎样,还不是薛花花给出的主意?至于说去县城和派出所公安套近乎的事儿他更不屑了,他是受市领导和县领导表彰的先进队长,哪儿用得着热脸贴上去?

薛花花说有时候表现得太热络反而显得掉身价,不温不火的相处模式才能得到平等对待,跪舔的事他才不做呢。

所以近日没啥新鲜事值得他好奇的,就在猪场待着哪儿都没去,自然不知道孙家村生产队的事儿。

“陆队长,我也是没办法了啊,那些人不要命似的疯抢,再怎么安排人巡逻都压制不住啊,看在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份上,我厚着脸皮想让你帮我个忙……”

陆建国赶紧打断他,“别别别,我这把岁数的人,要啥没啥的,帮不上你什么,你千万别这么说。”怎么说他都是跟薛花花混了半年的人,哪儿看不出孙队长的意图?梁兰芬留下的粮食和他没关系,孙队长想借也得问薛花花的意思。

就他了解,薛花花是不会答应的。

“陆队长啊,都是乡里乡亲的,你不能见死不救啊。”孙昌林眉头拧成了川字,他也是没办法了,三户被偷的人家里其中有孙永昌家,孙永昌和两个儿子分家后,跟着女儿女婿住,他组织队伍巡逻时,孙成功和孙成文以家里的玉米棒子没搓为由没参与,赵武斌倒是积极得很,天天跟着巡逻的队伍吹牛侃大山,孙家就剩下孙永昌老两口和大肚子的孙宝琴,六七个小偷上门,孙宝琴躲在房间不肯出来,孙永昌媳妇被吓得躲在桌子底下,就孙永昌反应快跟跟小偷打了起来,他一个人哪儿打得过六个人,被打得鼻青脸肿不说,连喊抓贼的力气都没有,小偷抢了粮食跑了半个多小时他媳妇才反应过来,坐在院坝大喊抓贼。

巡逻的人赶到时已经晚了,赵武斌带着人追出去三里地都没逮到人,小偷挑着粮食,照理说跑不快,他怀疑孙永昌媳妇说谎,她说半个小时,孙家又没时间,没准是一小时。

孙家分的粮食本来就比往年少,分家后粮食更没多少,得亏孙永昌有良心分了粮食给孙成功两兄弟,否则全让小偷抢走了。孙永昌媳妇气不过,到处乱骂,骂小偷,骂赵武斌,骂孙成功,还骂其他生产队抓小偷的人,认为是他们把小偷逼得抢劫的,还骂薛花花,是薛花花出的馊主意……

骂完了就伙同其余两家被抢的妇女跳河自杀,还要拉着大肚子的孙宝琴,愁得他焦头烂额,半点法子都没有。

若没有分粮食前,可以想办法匀点出来借他们,明年直接从工分里边扣就成了,但是粮食全分下去了,要社员们借点粮食出来比登天还难,哪怕他是队长也没办法,其他两家人人缘不错,好说歹说借了不少粮食,孙永昌家就困难了,跟两个弟弟关系不好,人家只肯借几碗粮食,又是写欠条又是按手印的,阵仗比谁都大,至于两个儿子,硬是把自己当陌生人,完全不管孙永昌老两口死活。

以孙永昌的人品,他不从中帮忙,全家非饿死不行。

“陆队长啊,我们借了粮食不是不还,放保管室堆着也是堆着,借给我,我保证明年秋收就还……”觉得秋收太久了,他立马改口,“不用等秋收,五月,五月收了麦子就还你,我以孙家村生产队队长的身份保证还不成吗?”

“当然不成了,谁知道你有没有命活到那时候?即便活到那时候,你不是队长了怎么办?”陆建国揭开盖子,轻轻喝了口甜开水,砸吧着唇道,“再说了,粮食不是我的,我做不了主,你真有本事,问薛花花借去。”

孙昌林哽住了,他要有胆子问薛花花哪儿会在这和陆建国逼逼,就是他没胆才让陆建国从中帮忙说和的啊。

这时候,公社干部进来了,孙昌林愁眉不展的闭上嘴,想着等回去的路上再磨磨陆建国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万古第一帝 爱你我就骚扰你(求爱大作战) 重生之后我在顶流社追偶像 绑定海王APP之后 原神,永恒的守护 玄学太准,全网跪求我出山 放弃修真,我要当生活玩家 综影视:吸引女桃花宿主杀疯了 星穹铁道:榜一大哥是毁灭星神 穿越全能学霸